2021/06
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和被无线充电手机装置之间只存在通过磁场传递能量的方式。早在1831年,法拉第就发现了电子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与磁的关系。一般来说,电能可以生磁,磁也可以生电。我们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和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我们手机的背部和无线充电器都有一个线圈。充电器的线圈通电后,线圈会产生磁场。当我们把手机放在充电器上时,我们手机位置的线圈会感应到磁场,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2021/05
当今智能科技、无人驾驶成为热门话题,各行业的企业为了追求商机开始转型,推出高品质的智能化服务成为普遍的举措。在为企业节省更多人力的同时,“无人化”的改造方式也为现阶段的防疫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1/03
无线充电的原理实际上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给设备充电。原理类似于变压器设备。需要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将电流转换成电磁信号,然后接收装置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再次转换成电流,这就是无线充电的原理。
2021/02
可配置型无线充电模块电源(Configurable Wireless Power Module)极大简化了无线充电产品的设计,可以将无线充电模块电源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集成到产品中。
2021/01
12月2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日本机器人开发创业公司(ZMP)和日本B&Plus传感器联合宣布无线充电机器人MobiPOWER概念设计开发成功,将满足全球充电基础设施日益增长的需求。
2020/12
专家认为,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的区别不只是充电方式的不同,还有对电子设备硬件性能的不同要求。记者了解到,目前有线充电已经非常成熟,硬件上只需要相应的接口和电源管理接口电路。与有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对硬件性能要求更高。由于充电方式不同,其充电器和接收器需重新设计。例如,手机、智能穿戴等电子设备一般都包含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DSP)等算术处理芯片。无线充电的高频交变电场可能对这些芯片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需要加强对交变电场的屏蔽措施或采用抗干扰能力更强的芯片。
2020/12
随着物联网、可穿戴和便携式设备的发展,人们对智能电子产品的依赖越来越大。但是零乱的充电线往往会让消费者头疼,频繁的插拔电线也会对充电接口造成一定的损坏,于是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充电方式来改变这种情况。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开始采用无线充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