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工业自动化和智能物流的快速发展正推动AGV无线充电系统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达1.66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攀升至2.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2%。这一增长主要由制造业升级、电商物流扩张及高安全场景需求驱动:在汽车工厂中,无线充电使AGV实现24小时连续运转,故障率降低60%;在化工等高危环境,无接触供电彻底消除了电火花风险。
一、技术路线双轨并行,中国功率突破领跑
当前市场主要形成两条技术路线:
- 感应充电:成熟度高、成本可控,占据主流应用
- 磁共振充电:传输距离更灵活,适合复杂路径场景
创新突破不断涌现:以色列CaPow开发的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可实现AGV运行中实时充电,传输效率超90%,获丰田1500万美元战略投资;中国厂商鲁渝能源则实现200A大电流磁谐振充电,耐受极端环境,成功应用于苏州智慧物流仓。功率覆盖亦持续提升,国内产品已形成从<1kW至>12kW的全系列方案,满足巡检机器人到重型AGV的多元需求。
二、区域格局:亚太增速领先,中国成本优势凸显
全球市场呈现明显地域分化:
- 北美与欧洲:技术积累深厚,聚集Wiferion、DAIHEN等头部企业
- 亚太地区:增速达全球平均水平的1.8倍,中国贡献核心增量
表:全球AGV无线充电系统主要厂商与技术优势
厂商 | 所属国家 | 核心技术优势 |
Wiferion | 德国 | 高精度定位,工业环境稳定性强 |
Daifuku | 日本 | 全流程自动化方案,大型物流系统经验 |
鲁渝能源 | 中国大陆 | 200A快充,耐极端环境 |
中国厂商凭借本土供应链成本优势及快速定制能力,在汽车制造和仓储场景市占率持续提升。2024年国内工业无线充电市场规模约105亿元,预计2026年全球市场将突破3000亿元,其中中国增速领跑。
三、未来趋势:动态化与智能化重构能源网络
静态充电正向动态充电跃迁。CaPow的“On-the-Fly Power”系统通过地面供电模块实现移动中补能,AGV续航瓶颈被彻底打破。青岛港部署的嵌入式充电模块使AGV“行驶即充电”,码头吞吐效率提升28%。更深层的变革在于能源管理智能化:华为推出“HiLink工业协议”接入数字孪生系统,实现工厂能耗动态优化,某车企应用后电费支出降低18%。中科院提出的“四链融合”框架,正推动无线充电与边缘计算结合,构建实时能量调度网络。
AGV无线充电系统已从“技术可选项”进化为工业自动化基础设施。随着动态充电技术成熟和亚太市场产能释放,行业将进入规模化爆发期。未来竞争焦点将集中于传输距离延展(突破5米以上) 和电磁干扰抑制,而中国企业在标准制定(如GB/T 38775.8-2024)与高功率方案上的突破,正推动全球产业链格局重塑。当“无中断供能”成为智能工厂的标配,这场静默的能源革命将彻底释放自动化设备的潜力。